國經中心:中國氫能產業處於規模化前夜
(原標題:國經中心:中國氫能產業處於規模化前夜,重複建設風險增加)
10月19日,在2020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研究員、中國氫能產業發展指數課題組組長景春梅表示,目前氫能產業在中國處於規模化前夜,但關鍵核心技術沒未完全自主可控,產業重複建設和無序競爭的風險也日益增加。
景春梅說,這兩年氫能在國際上備受矚目,國外發達國家將氫能產業作爲國家能源轉型、產業創新以及疫情中實現經濟復甦的抓手。
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產氫國,也報以巨大熱情。國內氫能產業逐步形成完整產業鏈,初步掌握主要工藝和技術,形成3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一些城市,氫燃料電池車已實現小範圍規模化示範應用。
“目前氫能產業在中國處於規模化、產業化的前夜。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目前總體上還沒有能夠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在一些領域能實現並跑之外,主要領域在國際上屬於跟跑階段。”景春梅表示。
與此同時,一些地方積極性高,“30多個地市發佈氫能源規劃,各地出現很多氫能產業園,有遍地開花的傾向,而且規劃的氫能產業規模達到上萬億元,產業重複建設和無序競爭的風險日益增加。”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也表示,氫能產業涉及建廠房、買設備儀器、開展技術研發、建加氫站等多方面投資,“需要科學全面地分析全產業、全生命週期的效益,而不能只是簡單關注到某年形成了多少億元新增產值。”
“國內氫能發展需要更加全面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更加理性佈局產業發展。”景春梅表示,爲此,10月19日在2020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上啓動的中國氫能產業發展指數研究,旨在問診中國氫能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引導產業健康理性發展,併爲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
景春梅介紹,研究目標是預期構建行業公認的指標體系,每年定期發佈一次中國氫能產業評估報告,重點評估中國城市氫能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中國企業競爭力。
從城市層面看,主要評估氫能發展基礎、創新能力、應用推廣、制度環境、裝備製造五個指標,並重點突出氫能創新能力和裝備製造能力;從企業層面看,主要考察企業財務競爭力、產品競爭力、生產競爭力、研發和市場競爭力五個一級指標,藉此從微觀層面打通產業堵點,實現產業大循環。
2020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科技部的指導下在廣東佛山舉行。會議以“發展綠色氫能,提振世界經濟”爲主題,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過去17年來,在全球環境基金(GEF)的支持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中國科技部,長期支持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在中國的示範與商業化。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將其氫經濟試點項目擴展到7個示範城市,通過治理與科技上的創新助力可持續發展目標。當前,中國在30個城市共有7000輛燃料電池汽車。同時,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也持續支持氫能在交通、能源和工業領域的應用,以減少化石燃料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