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如何建構臺海和平安全閥
旺報社評
美國國務院日前宣佈放寬與臺灣交往限制,幾乎在同一時間,兩黨在參議院推出長達283頁的法案,宣示美國以多種手段對付中國的立場,包括加強與臺灣的夥伴關係。近期共機進入我西南空域頻次屢創新高,遼寧艦編隊訓練軌跡對臺形成「半包圍」之勢,應是對美國的迴應。川普下臺後外界一度幻想的「美中緩和期」已煙消雲散,中美的激烈較量恐怕纔剛剛開始。
北京以軍事力量掙脫「第一島鏈」,美國勢必以各種軍事性質活動迴應中國,近日美軍刻意秀出海軍官兵遙望遼寧艦的照片,便是明證。同時,由於亞太各國對中國大陸的不安全感上升,美國傳統盟友更願意與拜登政府修復關係,美、日、印、澳的「小北約」正加速形成。在日本首相菅義偉訪美前夕,大陸外長王毅急忙主動致電日本外相,試圖拉住日方進一步靠攏美國的趨向。但只要回顧拜登上臺後數次美日安保對話,已將共同因應臺海事變納爲共識,預計北京的努力恐怕要白費了。
問題核心在臺灣。從美、日角度看,無論兩岸經濟、社會如何交流合作,兩岸談判如何推進,只要臺灣在政治、軍事上確保處於由美國主導的亞太安全架構之下,臺海「維持現狀」對美、日的利益就不構成威脅。但隨着過去20年大陸海空軍力量強勢崛起,去年一舉打破70年的臺海中線默契,美軍頻頻以臨近中國大陸12海里的飛航偵查作爲反制。美中在臺海、南海區域的軍事較量,已經從展示「自由航行權」升級爲短兵相接的「戰爭邊緣策略」。
無論臺灣是否存在戰爭危機意識,但美國將臺灣「要塞化」已板上釘釘,大陸也日益不在乎「兩岸關係」,而從「中美硬實力博弈」角度,儘可能擠壓臺灣的戰略空間。對臺灣而言,這是一個災難性的過程:美國對臺「要塞化」的本質是「炮灰政策」,即使萬般努力避免觸碰北京的武統紅線,但還是必須盡最大可能擴張軍事力量,無限增加大陸攻臺成本;同理,在美中臺海軍事較量下,「兩岸交流」若在北京看來變成可有可無,臺灣人民的感受不再重要,那麼,北京對兩岸終局解決方案的設計思考,勢必與臺灣現有的憲政理念、民主價值背道而馳。
長久以來,臺海和平建立在兩大認知基礎上:一是兩岸之間緊密的經濟社會連結,是大陸對臺動武「成本考量」的最大來源;二是冷戰後中美「合作大於競爭」的總體基調,保障了臺灣在中美之間的靈活地位。然而,隨着川普任內美中關係急轉直下,拜登上臺後部分繼承川普對中政策,再加上蔡英文執政以來不斷深化美臺政治軍事合作,北京自身對中美關係、兩岸關係的定性亦出現變化,臺海和平的兩大認知基礎已經陷入風雨飄搖的境地。
大陸、美國誰對臺灣更好
由於民進黨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自我切斷兩岸之間原本緊密的紐帶,甚至將美國出於遏制中國目的的政治軍事挹注,視爲對臺灣主權的「力挺」,導致北京不可能再區別對待美臺,也不可能再區別對待藍綠。換言之,北京將美方、蔡政府,甚至包括國民黨親美派,都視爲「同一條線」,這樣一來,即便臺灣「春暖花開」喊破嘴,都不會影響陸方的既定策略。
簡單比喻,臺海和平的第一道安全閥「九二共識」已經被衝破許久了,第二道安全閥是「中美力量均勢」,目前也處於鬆動和脫節的臨界點,最後一道安全閥就是「兩岸連結」。從近期國徽議題可看出,蔡政府的修憲不會也不敢觸碰法理臺獨的紅線,但仍不足以扭轉檯海和平危在旦夕的局面。
蔡政府最需要做的是讓大陸瞭解,臺美長期存在的政治軍事聯繫,是源於1949年以來臺灣對大陸的不安全感與不信任感,這一點是臺灣社會的共識,但這與追求臺獨完全是兩碼事。如何證明這一點?多強調兩岸的連結:基於《中華民國憲法》兩岸同屬中國、基於歷史文化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呼籲大陸和美國比賽誰對臺灣人民更好,讓臺灣對大陸制度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逐漸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