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恆/「醫材差額上限」選擇變少民衆還要多掏錢?
▲「醫材自費差額上限」政策一推出就引發醫界大力反彈。(圖/PIXABABY)
● 朱學恆/媒體人
我家附近有兩間診所。一間掛號費一百五,另外一間兩百元。我不知道爲什麼這樣,但通常我會去兩百元的那間看小病。
因爲它的人總是比較少,所以我可以比較快看到病領到藥。另一間大排長龍,通常都要兩倍三倍的時間。
我很高興我還有選擇的自由。
但是,根據ETtoday的報導:「健保署將8大類自費醫材訂差額收費上限,引發醫界反彈。健保署長李伯璋今(10)日澄清,健保署不是訂自費醫材的費用,而是針對《健保法》第45條,訂定特約醫院所收取的差額上限,這是因爲過去健保署不斷接獲民衆反應,類似醫材在院所間價差大。在新制公告後,健保署針對自費醫材比價網進行改版,提供易讀易懂的資訊給民衆。」
照說這應該是站在消費者角度的改革,吃虧的只有醫界,應該只會激怒醫界而已;但事實上這次的反彈參戰的連一般升斗小民都所在多有。
第一個,醫界反彈的原因除了健保核刪積怨已久之外,更有這次的新冠肺炎防疫未賞先罰的感覺。(還有醫生特別傳訊跟我講還沒收到防疫獎金真生氣,現在又要被剝皮)
但爲什麼消費者也會跟着反彈,原因就是這是一個太過左派甚至接近共產主義的理想政策了。資本主義社會出生的消費者先天上就覺得不對勁,仔細思考之後發現自己被剝奪了選擇不同材質品牌的自由,更進一步思考又接着發現這樣事實上對市場發展根本只有負面的影響沒有正面的影響,當然就會跟着反對。
就以下面這張健保署自己做的懶人包的圖來說,在理解自由市場經濟的巷口阿婆看過之後,也就明白原先有十五種醫材可以選擇,當健保署畫下那一道線之後,收費超過那條紅線的醫材不可能自行降價,反而是超過紅線的會選擇退出市場,因爲無利可圖。
▲健保署解釋「醫材自費差額上限」政策。(圖/翻攝健保署FB)
所以,健保署自以爲對消費者好的政策,消費者並不賞臉。因爲看完這張二焦點人工水晶體價格的示意圖之後,你就會發現,原來有十五項選擇,結果訂出一個核定費用之後,竟然有八成的選項價格是超過覈定費用的!
自由市場經濟會告訴你,這八成的選項就會因爲無利可圖退出市場,只剩下三家產品。自由選擇權也是消費者的權益,到底爲何健保署會覺得選項從十五項減到三項會是消費者權益提升?
但如果你覺得消費者只因爲少掉八成選擇而生氣,那你就太天真了。消費者損失的不只如此。自由市場機制會告訴你,剩下那三家醫材也會因爲有更多利可圖跟着漲到覈定費用的上限,因爲誰會不賺合法的利潤?
難怪很多網友想問這三家公司的股票代號,因爲以後二焦點水晶體就是這三家壟斷了啊!(請阿中部長不要以爲作圖的小編是臥底,他只是說實話)
這個政策的就跟當年的22K薪水補貼政策一樣,你以爲給予年輕人一個薪水的地板,結果沒想到你政策設定的結果變成薪水的天花板,此後好幾年畢業生的薪水都只有兩萬兩千元。健保署以爲這個政策是訂了一個天花板,但實際上卻會讓所有低於這個價格的廠商都會拉到齊平,消費者並沒有省到錢,連選擇的自由都已經失去。
▲健保署本來想幫民衆省荷包的美意,可能達到反效果。(圖/資料照)
至於這個政策到底是如何出來的?也許一年半的研議過程他們沒有請經濟學家吧?
但一定很多人會追着我要一個答案。我只能說,在這個政策之下,可能獲利或是受損的參與方是有限的,所以要推斷出是誰主導並不困難。官僚、醫界、院方、病人、醫材代理生產商,醫療保險業者,只有這六個角色在這出推理劇中出現。醫界、院方、病人都沒有獲利,只剩下官僚和醫材代理生產商和醫療保險業者了。
但我問過金融管理方面的專家,保險業對這個方面的理賠根本都是在精算風險之中,理賠增加根本就照自由市場機制調漲保費就好,他們根本不在乎。那麼,醫材代理生產商在這十五家中也只有三家獲利,所以……。
我個人是支持調漲健保的,但我認爲必須設定規範確保大部分的調漲利益能夠歸於醫護人員的加薪或是加班費。否則他們都逃到國外去賺更多錢,醫材再便宜有個屁用,難道要我自己裝水晶體嗎?(本篇狡猾的逃避了醫材費用中包含的醫院品牌、執刀者技術,醫材品牌的成本,因爲我走比較簡單的經濟學分析,不想踏入行銷品牌的領域。)
最後,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新出的書「2030健保大限」(就這麼巧我剛訪問過他,不是要幫他打書)中有段話說得很有道理:「減少浪費不會更便宜,便宜纔是浪費的元兇」,相信聰明的你會明白這其中的奧妙。
熱門推薦》
►姚侑廷/自費醫材訂上限價?萬萬不可!
►王林韋地/「自費醫材差額上限」比共產更共產的健保政策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