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從校正迴歸惹議,談政府統計公信力的流失
近日由於指揮中心在公佈每日確診數之外,又同時公佈「校正迴歸」統計,使得原來一天200多例,連日校正後已升逾400例,甚至有一天的確診數已上修逾500例,數字變化之大讓人驚歎,輿論也爲之譁然,論者批評:「原來指揮中心每天都在公佈假消息,在玩弄數字。」
依指揮中心公佈的統計,5月22日~29日「校正迴歸」依序是400例、170例、256例、261例、331例、266例、258例、166例,對於外界質疑指揮中心提出校正迴歸是蓋牌,指揮官陳時中澄清這是掀牌而非蓋牌。他於22日首次提出校正迴歸概念時解釋,之所以要校正迴歸,是由於通報塞車,導致跑出400例,過去以核酸檢測結果出爐日爲「確診日」,如今無法確認結果是哪天出爐,因此改依「研判日」,將個案迴歸到該有的那一天。
這原是統計問題,然而由於朝野互信不足,加上長期以來政府統計公信力流失,以致統計問題變成了政治問題,也正因爲如此,當國人風聞「校正迴歸」一詞,嘲諷談笑便漫天蓋地而來,兩造難有理性對話。平心而論,校正迴歸是嚴肅而重要的,若迴歸得當,可以讓我們從混沌的數字中理出頭緒,釐清這一波疫情到底是日趨收歛還是日趨發散,是以校正迴歸系本次防疫成敗的關鍵,指揮中心的努力值得肯定。
從統計實務來看,這樣的校正是很常見的,常看經濟數據的人一定會發現每月公佈的工業生產指數、批發零售營業額、躉售物價指數、受僱員工薪資等等,每月都會回溯修正,例如今年3月批發業的營業額原來公佈的數字是1兆103億,一個月後上修了127億,再如3月躉售物價,甫公佈時的年增率4.4%,一個月後上修至5.1%,這樣的修正是很平常的事。
可能有人會問,爲什麼公佈數據之後才一個月又要修正,這是因爲多數統計皆是抽樣推估而得,爲追求即時性,因此會先以取得的樣本推估,隨後在樣本回收更完整後,便會在次月回溯修正,如此即可兼顧統計的即時與精確。再如經濟成長率,通常會在一季結束的次月月底公佈概估統計,然後於一個月後公佈初步統計,短短一個月內公佈兩次經濟成長率,這同樣是追求即時性與兼顧準確性所做的安排,這與指揮中心「校正迴歸」的思維是一致的。
經濟指標的回溯修正,通常是不會引起質疑的,除非統計標準出現改變,數字變化甚大才會召來關切,例如2007年第三季經濟成長率8月預測時僅4.6%,11月公佈統計搖身一變直逼7%,之所以出現如此戲劇性的變化,原因在於三角貿易淨匯入的估算由「現金制」改爲「權責制」,這次統計一發布立即引來論戰,不少人認爲權責制將使得GDP虛胖,經濟成長率雖因此提升,就業與薪資卻因此停滯,前幾年實質經常性薪資倒退十五、十六年經常成爲話題,實非偶然,顯見統計回溯修正固然重要,統計的內涵更加重要。
事實上,政府統計公信力是一種印象,若政府公佈數據,不論好壞都能如實說明,那麼社會大衆就會相信這些數字,久而久之,便有了公信力,但是如果數據好看時就大書特書,難看時就避而不語,甚至刪除相關統計,停掉相關調查,那麼,久而久之,公信力也就蕩然無存了,如此政府所公佈的數字自然也就難以取信於人。由此可知,近日指揮中心「校正迴歸」之所以引來這麼多嘲諷與不信任,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統計公信力的流失實爲主因。
我們認爲政府統計公信力的消失,與政府平日太愛吹牛,報喜不報憂息息相關,就以最近幾年來說,政府首長爲彰顯施政成績,動不動就對外宣稱這個產業的產值升破兆元,那個也破兆,連平日以美元計算的出口也改依新臺幣計算然後又大書特書這個月出口破兆,前幾年更日日高唱投資大爆發,如此經營數字,可謂用心良苦,爲官者或許會以爲這樣可以達到宣傳效果,實則恰恰相反,因爲社會財富、所得極其不均,天天拿着統計說這個產業破兆,那個薪資創新高,會引起多數人反感的。再者,許多經濟指標原屬遞增數列,月月創新高只是本然,若統計部門月月把「創新高」高唱入雲,這會讓人留下什麼印象?自然是吹噓浮誇,不可盡信也,如此則政府統計公信力豈有不流失之理?
文心雕龍《論說》一文可爲執政官員警戒,尤其值得統計部門深思:「說者,悅也,兌爲口舌,故言諮悅懌,過悅必僞。」意思是指說話雖然該讓人感到喜悅,然而如果過份讓人喜悅,那便是虛僞了。從這次「校正迴歸」所引起的軒然大波,執政當局應明白一件事,過悅必僞,僞則失去人們的信任,失去人們的信任則施政阻力必大,蔡政府該回歸的或許不只是統計數字,而是當年執政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