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產業國家戰略解讀

日本政府對於文化產業的認識有一個漸進過程。在二戰後的經濟高速發展時期,雖然文化產業在客觀需求下快速發展,但政府對經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於“重大長厚”型製造業。直到20世紀80年代之後,隨着經濟發展進入平穩期,文化產業的廣闊空間和重要價值逐步凸顯,日本政府纔將文化產業置於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並於20世紀90年代提出“文化立國”的口號

進入本世紀後,面對國際社會“軟實力”競爭愈演愈烈的趨勢,以及互聯網及數字技術廣泛應用後的文化產業新動向,日本政府開始論證新時代的文化產業政策

2006年11月,日本政府組織了名爲“亞洲前景戰略會議”的委員會,討論日本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綜合政策,其中將文化產業發展作爲重心題目。委員會成員既有商界成員,也包括學界人士。在此後的半年裡,該委員會舉行了9次全體會議,併爲文化產業戰略舉行了專題懇談會”。至2007年5月,委員會正式通過《日本文化產業戰略》(下稱《戰略》),成爲日本文化產業的綱領性文件。近年來日本政府在發展文化產業方面的具體動作,基本體現了這份文件的思想。

戰略高度前所未有

這一文件的特點是,從國家戰略高度看待文化產業發展,將文化產業的重要性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

《戰略》認爲文化產業不僅可以對外提升國家軟實力,擴大國影響,打造國家形象及本國產業品牌對內也可以培育經濟增長點,帶動經濟長期發展。《戰略》在全文起始便開宗明義地寫道:“文化產業直接關係到我國的經濟利益,以及通過軟實力吸引別國民衆而獲得的外交利益。”“文化產業對海外的影響,可以促進(受衆)對日本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產業背景中的價值觀審美意識的共鳴,加深其對日本文化、藝術傳統的理解。這種受衆對日本綜合文化實力的‘憧憬’,能夠爲各種產業帶來中長期正面效果。”

《戰略》還強調,“在全球化加速的情況下,要解決安全、環境等國際問題,必須向世界宣傳我國‘尊重多樣性’、‘與自然共生’等價值觀”。“(文化產業)不僅有助於經濟利益和‘日本品牌’價值的增加,還可以加強日本與其他國家民衆之間的相互瞭解,因此必須超越單純的產業振興層面,制訂文化交流和對外宣傳戰略。”

《戰略》認爲,日本是“文化資源大國”,日本的流行文化及生活方式在世界範圍內受到好評,日本人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傳統文化、藝術和工藝等,都是培育文化產品的土壤。但是,日本並不因此就是文化產業大國。必須將文化資源與產業相聯繫,與最新的科技發展和社會發展相聯繫,纔有可能維持文化產業的活力。“如果培育得當,文化資源就是永不枯竭的資源。”

具體政策“事無鉅細”

在這份《戰略》中,日本人以其特有的“事無鉅細”的風格,提出了大量有針對性操作性的政策,其主要可歸納爲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以海外年輕人爲爭取重心。例如:在海外開設更多日語教育機構,派遣日本教師,爭取讓日本的對外展示儘可能跨越語言障礙;促使日本大學招收更多的外國留學生,並培養這些留學生成爲日本與各國交流的紐帶;將日本的傳統文化數字化,使各國年輕人能夠通過互聯網和手機更爲方便地瞭解日本。

其次,加強在海外建設宣傳平臺。《戰略》特別提出,這種平臺不僅包括日本駐外使領館建設的文化中心,還包括日本企業在國外商場和超市設立日本農產品的常設店鋪櫃檯、日本電影的海外展示,以及在海外舉行日本藝術節活動。同時,還要爲這些平臺製作相應的宣傳內容,如配備英語或其他外語說明的材料,以及更接近對象國價值觀、更容易爲對象國受衆接受的宣傳內容。

第三,重視“從娃娃抓起”。該文件將文化產業人才的培育起始時間設定爲兒童時期,類似於中國的“從娃娃抓起”。《戰略》在相關章節中首先主張鼓勵和支持兒童從事設計手工圖畫等活動,要求中小學校應進一步充實學生從事創造性活動的環境;其後才提到大學和專業機構的文化產業人才培育問題。同時,《戰略》還將這種兒童時期的整體養成教育,視爲培育一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土壤。

第四,重視文化發展中的“日本標準”。《戰略》強調,在發展文化產業特別是參與國際競爭時,應加強“日本標準”的建設。例如,仿照日本已有的各類國際藝術節的形式,舉行國際食品、建築、機器人、工業設計以及節能等各種領域的評定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加強“日本標準”爲國際受衆認知的程度,並在日本或海外舉行各類頒獎活動。(記者劉華)(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