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紅線”重壓 房企還有規模化的機會嗎
房地產行業分化整合愈演愈烈,市場表現逐漸向頭部匯聚,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強者恆強”局面的出現,促使中小房企快步跟進,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格局下,或主動或被動,一批地產“黑馬”應運而生。然而行業邏輯正在發生變革,房地產行業將加速進入全新的時代。對於行業而言,“唯規模論”早已不再盛行,舉債擴張的高風險模式也將退出市場。當“三高”模式步入尾聲,面對僅存的窗口期,誰將會是去規模下的最後“黑馬”?
隨着“三條紅線”的出臺,對於很多負重前行的中小房企而言,如何在降負債與促增長之間尋求平衡,顯得尤爲迫切。中小房企要實現“逆襲”,階段表現必爲積極擴張與廣泛佈局,但當前節點這一路徑面臨巨大壓力。
年關將至,港交所還有多家涉房企業在排隊等待上市。北京商報記者梳理髮現,截至目前,年內已有包括匯景控股、港龍中國、金輝控股、上坤地產、祥生控股及領地控股等6家房企成功上市,另有大唐地產已通過聆訊。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房企的共同特點在於均有“踩線”多條的情況,祥生、金輝更是TOP50內少數未上市的房企。
A股等待四年未果,金輝控股於年內轉戰港股,兩次遞表方纔如願。據招股書披露,金輝控股複合年增長率爲48.5%,其中2019年度增幅達62.56%。即便如此,金輝控股並未收穫資本市場的熱情,開盤首日即破發,表現低迷。
與金輝控股相比,祥生控股雖逃過開盤即破發的命運,但作爲千億房企中的一員,其股價首日表現並不亮眼。不過祥生千億房企的身份也讓其免去了多次遞表的波折。
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表示,自融資“三條紅線”出臺後,目前可以說是房企上市最後的“窗口期”,從市場表現來看,地產股已不再受資本青睞,負債規模高、盈利能力偏弱是最直接的原因。尤其是當前節點,中小房企扎堆上市,更壓低了這一板塊的整體估值。
負債是繞不開的共性問題。招股書顯示,2019年祥生控股的淨資產負債比率爲360%,雖較高點有大幅下降,但依然處於高位。同樣的,截至2020年4月30日,金輝控股淨資產負債比率爲180%,較2019年底的170%有所上升。過往三年的資產負債率也一路走高。
降負債與促增長如今似乎站到了對立面。即將邁入千億,對於未來規模化的設想,北京商報記者與金輝方面取得聯繫,但對方並未給出正面迴應。
在謝逸楓看來,受傳統開發模式影響,“三高”模式仍是房企成長的基礎,這樣也造成在當前節點並不被追捧,尤其是在物管板塊的衝擊下,就更顯差距。
“即便上市成功,短期的‘輸血’並不能取代長期的‘造血’。”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則指出,在2020年突發疫情以及監管新規下,行業邏輯正在發生變革。對於行業整體而言,“唯規模論”早已不再盛行,舉債擴張的高風險模式也將退出市場,更加有利於管理紅利型房企的規模擴張纔是長期趨勢。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融資收緊給房地產帶來的影響毋庸置疑,房企拿地也將保持謹慎態度。如果這一條件均等,那麼未來區域性成長就顯得格外重要。“受益於區域市場的發展,類似於粵港澳大灣區等城市羣,這兩年呈現爆發式增長,相關房企的項目佈局自然有利可圖。”
行業內比較一致的判斷是,上一輪長三角的爆發,提速了新城、中南兩大華東房企規模化的進程,又儲備了像祥生這樣的新千億企業,鑑於以北京爲中心的京津冀區域調控力度不減,未來能夠藉助區域紅利做大規模的只有粵港澳大灣區內重倉的企業。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受疫情影響,上半年房地產銷售幾乎停滯,但大灣區深耕房企普遍表現強勁。以龍光集團爲例,今年前11個月,龍光集團已完成了全年銷售目標的99%。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龍光集團擁有大灣區土儲貨值佔土儲總貨值比重82%。下半年可售貨值約1340億元,逾六成位於粵港澳大灣區。
同時,龍光集團於年內不斷收割優質地塊,並創造了多個“地王”項目。其中,龍光以115.97億元競得深圳前海宅地,溢價率高達43.49%。頻頻出手擴張或是出於“突圍”的目的,但如此大的動作,也帶來了資金上的壓力,未來需要較高的利潤去填平。龍光方面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也直言,在行業整體利潤率下行的背景下,未來龍光依然有信心保障盈利能力領先。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平均地貨比僅爲31%,遠低於同業。公司有信心未來三年權益銷售平均增速不低於20%,增速高於同業。
除龍光集團外,時代中國也已於11月超額完成全年目標,這一方面有年初目標設置的保守性,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區域發展的韌性。
謝逸楓稱,目前房地產行業有兩個重要標誌,一個是由規模轉向品質,另一個就是由增量時代進入到存量時代。粵港澳大灣區受政策紅利加持,而且擁有豐富的舊改資源,強大的內需正在形成。“目前的土儲結構決定未來幾年的江湖地位。當規模不再成爲硬性指標,未來考覈房企的指標將回歸基本面。”
事實上,隨着大灣區建設提速,越來越多的房企加入到該區域的市場競爭中。同策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前11個月,30家房企在大灣區總計獲得173宗涉宅用地,拿地面積達1189.78萬平方米,總拿地金額達到3358.28億元。這之中有龍頭房企恆大、保利、碧桂園,亦有“當地”房企時代中國、龍光、佳兆業。
抗風險能力保障
房地產行業分化整合愈演愈烈,一批地產“黑馬”應運而生。但對於它們而言,如何在去規模化的環境下實現“突圍”,仍是擺在眼前的難題。
多位房企負責人也直言,相比於前些年一味地規模化,目前大家更希望有質量、安全地規模化。“比如,能不能抵抗突然收緊的融資環境、能不能在天災人禍中生存下去,都遠比單一規模化要重要。”一位重倉大灣區的千億規模房企副總裁如此表示。
潘浩稱,“黑馬”型房企普遍源於早期對於趨勢的預判以及優勢區域的貨值儲備。行業新邏輯之下,對於行業新機遇的洞察預判以及提早佈局仍是其快速成長的保障。而想獲得長期的成長性,則要考驗房企整體的抗風險能力。從行業長期發展的角度看,當“黑馬”型房企實現一定的規模後,將進入控速發展的平臺期。在高速衝擊規模效益後,將面臨後續資金、債務、流動性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人、財、物以及時間上的修復。“因此,預判是前提,儲備是基礎,抗風險能力是保障,這纔是‘黑馬’房企成長的關鍵。”
就未來而言,房企將從規模發展到有質量發展,這裡的有質量不僅是成長的穩定性,還包含企業經營的安全性。對於資金密集型的房地產行業,主要是金融安全性。“三條紅線”影響下,房企短期以“降負債”爲首要目標,在目標之下,房企在規模、土儲、融資等多方面都將作出適當的策略調整。
嚴躍進則指出,雖然目前都在談去規模化,但只是把這一指標弱化,並非全面掩蓋。實際上對規模來說還是需要看好,並不存在頂部的概念,目前改善型需求被廣泛挖掘,“住得更好”本身也沒問題,所以未來做規模依然還是有機會的。融資“三條紅線”確實產生了約束作用,從後續發展看,資金面確實需要把握,這一點需要房企自己的努力。而土地儲備則需要更爲謹慎,跟着政策大方針走,不能一味追求“便宜”,而忽視了區域未來的成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