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車位安充電樁,究竟卡在哪兒?

“沒有自有充電樁,充電就像打游擊,去哪兒心裡都揣着這個事兒。”冬季來臨,市民先生新能源汽車耗電增加,充電更頻繁了。苦於沒有自有充電樁,到哪兒都得先看能不能充電,讓張先生大呼“心累”。

近期,隨着一批新能源增髮指標放出,本市又新添一批新能源車主記者調查發現,社區無法安裝自有充電樁、充電不便成爲困擾部分新能源車主的心病。一些車主即便擁有自有車位,但仍卡在了物業同意這第一道關上

仨車位落不下一個充電樁

去年,張先生購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買車是喜事,但在安裝自有充電樁問題上,卻是“處處碰壁”。

“我自己居住的天鵝小區,物業以車庫是臨電爲由,不同意安裝自有充電樁。於是我想着退而求其次,在父母居住的翠城馨園小區安裝,但物業卻以固定車位位於地上,安裝可能存在雨雪天氣小孩誤碰等安全隱患,不同意在安裝文件上蓋章。後來我又問了岳父岳母家所在的甜水北里小區,物業以附近沒有接電口、走線存在安全隱患等原因拒絕安裝。”張先生很無奈:“家裡有三個固定車位,都落不下一個自有充電樁。”

張先生的情況並非個例。家住通州區復興南里233號院的吳女士也爲無法安裝自有充電樁苦惱。“物業給我的答覆是線路老化電容不夠,但我發現,街對面的小區就能安裝。”更讓吳女士懷疑的是,小區裡不時有居住在低層居民私自接線給新能源車充電,物業對此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要說電容不夠,這種私自充電的行爲物業不該管管麼?這樣不是有更大安全隱患?”

物業供電公司說法不一

電容不夠、安全隱患、無法接線……物業的理由是否權威?記者諮詢了部分小區所在地的供電部門,得到了不一樣的答覆。

張先生父母所居住的翠城馨園小區,其供電公司爲國網朝陽翠城供電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會有專門的安裝人員上門安裝,即便是在地上安裝充電樁也不會因天氣而出現安全隱患,同時也不會漏電導致兒童誤碰。但這位工作人員也表示,根據流程,只有向國網提交了物業的同意書才能安排人員上門,也就是說還是必須先徵得物業同意。

記者隨即又致電了復興南里233號院所屬的國網通州客戶服務中心供電營業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區的電容和線路是否有問題,可以由供電部門人員上門判定,並想辦法解決。在記者表示希望讓供電公司來判斷一下能否安裝後,工作人員表示可以放寬手續要求,只要提交一份自有車位證明,就能安排人員上門進行勘察和安裝。

車主盼申請流程更科學

“沒有自有充電樁真的太不方便了。”開了一年多新能源汽車,張先生深有感觸。“家附近最近的公用充電樁離家1.5公里,雖說不算遠,但快充也要一兩個小時,等着也不是,不等吧又得來回跑。”更不巧的是,最近,這處公用充電樁還暫時停用了,張先生不得不重新找樁。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告訴記者,目前,本市建設自有充電樁由物業代行管理職權,這也意味着物業有着絕對的“一票否決權”。但缺乏激勵機制的情況下,部分物業怕麻煩、怕擔責,沒有積極性,一律將建樁拒之門外,讓一些新能源車主成了四處找樁的“充電游擊隊”。

這位專家表示,近年來,本市一直在積極向物業進行科普宣傳,讓他們放下擔憂,接納安裝充電樁。對於一些對安裝自有樁有顧慮的社區,本市也鼓勵物業拿出部分車位安裝面向社區居民的公用充電樁,一方面能從中獲取一定的服務費提升物業積極性,另一方面儘可能給居民充電帶來便利和實惠

張先生則盼着本市能推出政策,鼓勵物業推動安裝私人充電樁,比如可以給予一些獎勵管理費等。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可以讓自有充電樁的安裝申請流程更科學。“比如由物業負責出具自有車位證明,由供電部門判斷電容、線路、安全隱患等,不要將權責全部放在物業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