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視頻傳播的社會價值
拿起手機,沒事刷一刷;出門在外,有事拍一拍……在今天,隨時隨地的直播、原汁原味的Vlog(視頻日誌)、豐富多彩的短視頻等視頻形態,展現着我們的生活。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8.88億,佔網民整體的94.5%。可以說,站在行業風口上,傳播業態百舸爭流,視頻產業風頭正勁。
從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視頻不只是休閒娛樂,也在創造價值;不單是信息載體,也是生產要素。不久前,《中國視頻社會化趨勢報告(2020)》出爐,通過剖析視頻技術、視頻內容、視頻平臺的內在邏輯,揭示了視頻在促進產業轉型、推進創新治理、創造美好生活等方面發揮的作用,給業界以不小的啓發。
視頻行業的發展壯大,既是自身傳播手段、交互方式的改進,也給各行各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視頻+教育”打破了傳統教育資源時空侷限,實現了教學方法的革新;“視頻+醫療”促進了互聯網醫療平臺的發展,提供了求醫問診的快捷通道;“視頻+電商”重塑了購物消費鏈條,帶動線上消費異軍突起;“視頻+辦公”解決了企業痛點,視頻會議、遠程辦公廣泛應用……在不同行業、不同領域,視頻充分發揮高效、實時、多功能的特點,在行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與其他媒介形式相比,視頻具備更強的現實感和說服力,在信息傳播、創新治理等方面有着獨特的作用。數千萬網友“圍觀”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凝聚起衆志成城的精神力量;科技博主、醫護人員發佈科普短視頻,給受衆個人防疫提供合理化建議;短視頻平臺聯合各地領導幹部、網絡達人開展直播助農,打開土特產品銷路……從宏觀記錄到微觀敘事,從現場觀感到深度解讀,視頻能夠爲觀衆提供充足的信息增量和情感增量,在紛繁複雜的網絡環境中弘揚主流價值、凝聚社會共識。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視頻業態茁壯成長的過程,是技術賦能的演進,也是產業協同的結果。硬件和軟件上的每一次迭代,譬如近年來華爲、OPPO等國產手機的壯大,抖音、快手等視頻平臺的流行,都是視頻社會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從2G到5G,信息傳輸效率和容量的大幅躍升,加速了視頻生產元素的積累;從數百萬像素到數千萬像素,拍攝鏡頭性能和算法的明顯改善,簡化了視頻解碼編碼的流程;從摺疊屏到柔性屏,顯像技術和方式的大膽嘗試,豐富了視頻瀏覽觀看的體驗。事實證明,技術賦能與內容驅動一道,爲視頻業態的發展創造了無限可能。
當然,視頻的發展前景有目共睹,風險挑戰也必須引起重視。現實中,有的視頻只關注視聽享受,不注意價值導向;有的視頻平臺只在乎吸引流量,不關心社會責任。一幀幀跳動的畫面,帶給觀衆的不應是沉迷,而應該是更開闊的視野、更豐富的認知。突出時代價值觀、彰顯人性閃光點的視頻纔會擁有影響力和生命力。這固然需要優化創作者的內容供給,也要警惕視頻平臺的“繭房效應”。這也就意味着,在信息增量、情感增量之外,責任增量不可或缺。
不久前,某品牌發佈了一款卷軸屏概念手機,收縮自如的功能爲視頻呈現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展望視頻業態的未來,技術進步勢不可擋,優質內容持之以恆,將共同構成我們美好生活裡的精彩“光影”。